
(1934年2月出版),避暑山庄内的如意洲风光

(1934年2月出版),避暑山庄内仿泰山碧霞祠所建的广元宫

(1934年2月出版),避暑山庄内的一处水岸

(1934年2月出版),避暑山庄内的驯鹿坡

(1934年2月出版),避暑山庄内的安远庙普度殿,此庙是清乾隆二十九年(公元1764年)仿新疆伊犁地区的固尔扎庙所建。

(1934年2月出版),避暑山庄内的殊像寺,清乾隆三十九年(公元1774年)仿五台山殊像寺而建,供奉文殊菩萨

(1934年2月出版),殊像寺内的宝香阁。

(1934年2月出版),殊像寺内的佛像骑坐在巨狮上

(1934年3月出版),避暑山庄之须弥福寿庙,清乾隆四十五年(公元1780年),西藏六世班禅为庆贺乾隆帝70大寿,从日喀则扎什伦布寺启程,历经13个月长途跋涉2万余里来到承德,乾隆帝特建此庙供六世班禅庙讲经和居住,因此又称“班禅行宫”。

(1934年3月出版),须弥福寿庙内的总持佛境牌楼

(1934年3月出版),须弥福寿庙的正面之景

(1934年3月出版),须弥福寿庙的内景。

(1934年3月出版),须弥福寿庙的生欢喜心殿。

(1934年3月出版),须弥福寿庙内的琉璃佛塔。

(1934年3月出版),避暑山庄之普乐寺宗印殿(公元1766年建)